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的解读
来源:观典律师事务所 | 作者:李东光 杨婷婷 | 发布时间: 2024-09-30 | 2053 次浏览 | 分享到:

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的解读

李东光 杨婷婷 

一、发布背景

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需求,2024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二、主要内容
1.总体要求

《意见》明确了绿色转型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基本原则包括坚持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和安全转型。主要目标是到2030年,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到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绿色低碳轨道,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2. 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

《意见》提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同时,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加强区域绿色发展协作,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3. 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在产业结构方面,《意见》提出要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大力推广节能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同时,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此外,还要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实现数字技术赋能绿色转型。

4. 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意见》强调要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同时,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积极推进风电、光伏、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的发展。此外,还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综合调节能力。

5. 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

在交通运输领域,《意见》提出要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降低空载率和不合理客货运周转量。同时,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提升新建车站、机场、码头等设施的绿色化智能化水平。此外,还要推广低碳交通运输工具,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船舶、航空器等采用清洁动力。

6. 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

城乡建设方面,《意见》提出要推行绿色规划建设方式,在城乡的规划、建设、治理各环节全面落实绿色转型要求。同时,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提升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比例,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此外,还要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实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行动,优化种养结构,推广绿色高效栽培养殖技术。

7. 实施全面节约战略

《意见》强调要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增效,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同时,加强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此外,还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资源循环型生产模式,提高再生材料和产品质量。

8. 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

在消费模式方面,《意见》提出要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同时,加大绿色产品供给,引导企业开展绿色设计、选择绿色材料。此外,还要积极扩大绿色消费,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优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

9. 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

《意见》强调要强化应用基础研究,激发颠覆性技术创新。同时,加快关键技术研发,聚焦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低碳零碳工艺流程再造等领域。此外,还要开展创新示范推广,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应用和推广。

10. 完善绿色转型政策体系

在政策体系方面,《意见》提出要健全绿色转型财税政策,支持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传统行业改造升级等领域工作。同时,丰富绿色转型金融工具,鼓励银行引导信贷资源绿色化配置。此外,还要优化绿色转型投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绿色低碳项目投资、建设、运营。

三、《意见》发布的意义

通过修订《意见》,不仅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的总体要求与路径,还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提供了行动指南。该意见标志着我国坚定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决心,将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为美丽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并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