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解读
来源:观典律师事务所 | 作者:孙炳晨 | 发布时间: 2014-08-28 | 2619 次浏览 | 分享到:

《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解读

2014年8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金融部门采取综合措施,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意见》还明确了具体措施的具体分工,央行、银监会、保监会、发改委等不同的部委将单独或共同负责一项或多项措施

一、我国金融市场现存的主要问题

《意见》阐述了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的存在的问题:融资陈本过高,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高息揽储现象严重;融资链条过长,贷款资金流向不明,违规挪用现象严重;金融机构自律机制差,单纯追逐利润,攀比扩大资产规模的非理性经营;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不健全,不完善;担保机构风险事件频发,保险、担保措施不完善等问题

二、《意见主要内容及作用

(一)《意见》的主要内容

《意见》指出了十项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的措施,十项措施具体包括: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适度增长、抑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不合理上升、缩短企业融资链条、清理整顿不合理金融服务收费、提高贷款审批和发放效率、完善商业银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积极发挥保险和担保的功能和作用、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二)《意见》的主要作用

1. 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适度增长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优化基础货币的投向,适度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的力度,着力调整结构,优化信贷投向,为棚户区改造、铁路、服务业、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和“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提供有力支持。

2.抑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不合理上升要遏制变相高息揽储等非理性竞争行为,加强银行同业批发性融资管理,提高银行融资多元化程度和资金来源稳定性。大力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3.缩短企业融资链条通过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可以避免金融中介机构的融资环节,降低融资成本。缩短融资链条短期表现在资本市场,就是发展银行资产证券化,核心是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

4.清理整顿不合理金融服务收费严禁“以贷转存”、“存贷挂钩”等变相提高利率、加重企业负担的行为

5.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积极稳妥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特色中小金融机构,促进市场竞争,增加金融供给,加快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6.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继续优化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市场的制度安排,支持中微企业依托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开展融资,进一步促进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发展,继续扩大中小企业各类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及集合债、私募债发行规模等。

7.积极发挥保险和担保的功能和作用要积极发挥保险、担保的功能和作用。大力发展相关保险产品,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担保机构,引导其提高小微企业担保业务规模,合理确定担保费用。

三、《意见》十项措施着重的三个方面

首先,解决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要依靠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治本之策,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财务硬约束和发展股本融资来降低杠杆率,消除结构性扭曲。

其次,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继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财税改革,简政放权,打破垄断,硬化融资主体财务约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最后,落实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支持政策,切实增强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引导小、微企业健全自身财务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